3月7日,国产大飞机C919“传祺向往号”与传祺向往系列新车同台亮相,宣告广汽传祺正式进军高端新能源市场。在这场以“航空级品质”为标尺的发布会上,传祺向往S7、M8及1 Concept概念车量产版悉数登场,而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深度赋能,更让行业看到广汽锐意变革的决心和勇气。
推出向往车系,是广汽集团三年“番禺行动”的关键一步。2024年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提出以“新技术、新设计、新产品、新服务”为核心的自主品牌转型计划,而向往车系正是这一战略的具象化落地。
与传祺现有产品线不同,向往车系对标华为“非凡大师”、丰田“皇冠”系列,定位“主流、大气、高品质”。其背后逻辑清晰:通过整合广汽智电科技i-GTEC 3.0与华为智能生态,打造覆盖高阶智驾、AI座舱、全域融合底盘的技术护城河。通过广汽大厂品质和华为高阶智驾并行,传祺向往的推出将使得广汽传祺快速跻身新能源第一梯队。
技术融合是这场合作的核心看点。i-GTEC 3.0实现了“一车双模、一车三用”的能源解决方案,用户无需纠结插混或纯电,系统将自动匹配最优模式。而华为的参与则让智能化体验跃升。
比如双智驾系统,华为乾崑智驾与广汽自研L2++级端到端无图智驾并行,根据车型定位差异化搭载;智电动力和AI 智能底盘也将发挥广汽动力和底盘优势,结合华为座舱和智驾打造新场景;机场VPD无人泊车,首搭于向往M8的该功能,可解决机场停车痛点。值得关注的是,传祺明确将在1 Concept量产车上推进L3级自动驾驶落地。
面对新能源车设计同质化难题,传祺向往选择了一条平衡之道。汽车百年审美沉淀需要尊重,但智能化必须赋予产品“神性”。传祺向往的设计理念可用16个字概括,“中正大气、一眼传神、智能宜人、造景成境”。
在外观上,动态AI情绪大灯成为点睛之笔——可自定义表情的灯语系统,让车辆从机械工具转变为“可互动的伙伴”。内饰则突破空间维度限制,将时间进程、场景切换乃至用户精神需求纳入设计考量。这种“四维设计观”在向往S7上尤为突出:长达2618mm的无断点前灯带、融合军用美学元素的腰线设计,既延续经典比例,又通过智能化硬件重构视觉语言。
当下,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价格战升级为技术战,但在广汽传祺看来,用户不是为技术买单,而是为技术带来的体验买单。这种思维在定价策略上得到印证:尽管配置拉满,但传祺向往仍强调“价值感优先于价格战”。
随着L3级自动驾驶进入落地阶段,传祺与华为的合作从浅层供应走向深度系统共创。当被问及“是否担心技术主导权”时,广汽高层回应:“真正的融合,是让用户分不清技术来自哪家,只感受到体验的升华。”传祺与华为合作,在设计理念、场景、体验等方面细化落地,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