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外部新闻 正文

比亚迪李云飞:海外市场慢就是快 中国品牌没有个体 只有整体

2021年5月,当比亚迪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的时候,外界普遍认为这不过又是一个噱头而已。仅仅两年的时间,当比亚迪的第500万台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时,这个早已停售燃油车的品牌震惊了世人,原来比亚迪在独占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鳌头的同时,触角确实已经伸向了海外。


慕尼黑的热议刚刚褪去不久,时隔三年重返视野的东京车展接踵而至,这既是全球范围内的老牌国际A级车展,更是预示亚洲汽车发展前景的风向标。但和慕尼黑遍地开花的中国车企不同的是,东京车展上鲜有中国品牌的身影,这也让带着5款重量级产品前来迎战的比亚迪显得尤为突出。当然,比亚迪也自然成为了第一个参加东京车展的中国品牌。都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更是有眼光的,“登陆”日本后的比亚迪为自己的出海进程按下了加速键。

作为传统汽车大国,日本本土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兴趣显然并不高,截止到2022年底,日本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有2.9%,这个数字和国内市场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好在日本汽车的根基够深、体量够大,这对于比亚迪来说,就是进军的最佳契机。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般转型速度较中国市场有些缓慢,但日本本土的体量基本盘却极为庞大,显然这对比亚迪是个绝佳的契机。

东西齐头并进 学习是比亚迪参展的源动力?

“学习是我们来东京的首要目的,在一个新的市场,我们要拿出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时我们也要让团队看到日系车企的产品开发理念和技术储备,从而更好地了解到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同他们展开更深层地的交流。”

显然,对于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来说,他的态度是谦虚、友好的。悉数日系品牌近年来在中国的发展,他们常会用以“中国市场专供”的产品,将国人的喜好注入到新车型之中,进而取得了丰厚的销量成绩。针对不同市场、不同客户需求调整自身产品线,这是每一个车企在进入全新战场后应该做的第一件事,至少对比亚迪来说,无论是欧洲市场还是日本,他们都是这样做的。

“无论是在欧洲还是日本,我们都能够把产品和我们的服务带到海外市场。”对于比亚迪而言,产品的开发和升级是首位,而品牌赖以生存的服务同样至关重要。比亚迪在国内市场的江山,很大一部分源自于用户口碑,在日本市场,或者全球任意市场,他们同样秉持着相同的理念。

新渠道 新市场 新竞争?

眼下,伴随比亚迪近两年来在乘用车领域出海,当前其品牌已经于东南亚、拉美及欧洲相继完成了开拓,同时得益于比亚迪对这三大市场更早的布局,使得其产品及技术正在逐渐实现着对当地用户的颠覆。而之于日本本土,比亚迪又会对该国度有何规划?

从今年2月开始,比亚迪已经陆续在横滨、名古屋开始铺设经销商门店。截止目前比亚迪在日本已经设有15家门店,甚至比亚迪还计划在2025年在全日本实现100家门店的建设。

当然,单在门店数量上的完成扩增还只是其中一小块,对于日本这样一个新能源还尚未普及的新兴市场,比亚迪是否有着对当地国情及市场内在特点的前瞻?截至目前,日本本土的充电设施并不完善,而这又是否会对比亚迪的产品落地造成阻碍?

在比亚迪对日本市场的调研中,他们察觉到了日本用户购车的准入条件——车位,这意味着日本用户买车时必须要有自购或自租的车位,而在电的部分,其市场的电价同国内一样,均存在峰谷。由此得出,日本车市存在着与全球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用车独特性,从而造就了汽车、车位、充电桩间密切绑定的关系。

当了解透日本本土的独到之处后,显然当下的比亚迪,需面临着与其他友商们一样的挑战。那么在日本乃至全球,比亚迪与这些品牌之间,又存在着怎样微妙的关系?

在李云飞的眼中,特斯拉既是友军也是合作伙伴,友军的角度来看,两家企业都在推广着新能源的推广与普及,在此基础上,双方一直有着密切的沟通及合作,传统车企端,比亚迪也会继续重点学习丰田与奔驰,并吸收这些百年车企成熟的制造业体系,进而完成专属于自己的体系构建与规模化打造。

商用迈向乘用 团队人才接轨国际?

回顾比亚迪出海走过的道路,纵然乘用车部分是新篇章,但对进军海外市场本身,比亚迪似乎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般陌生。早在2012年之时,比亚迪就在海外开启了2B业务,而这无疑为比亚迪积累了丰富的电动车运维和服务经验。

20余年的海外人才团队搭建让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商用车业务积攒了丰富的经验,尽管团队中的大部分成员都是中国人,但他们对当地的文化、政策均十分熟悉。因此从这点上来看,这些就职于比亚迪的这群精英们,不仅对海外汽车行业的渠道“了如指掌”,面对比亚迪的新出海时代,他们早已在文化层面形成了同当地的接轨。

要在一起 更要是“整体”?

值得肯定的是,比亚迪的出海之路正在向更加深层次的领域进发着。而从中国汽车工业集体向上的角度出发,几个月前比亚迪提出了“在一起”的口号,并在业内外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不可否认,近些年自主品牌已经从技术、口碑、制造工艺乃至产业链上,实现了大跨步的升级与进阶,以当前国内市场55-56%的市占率来看,中国品牌已然在本土完成了对海外车企的超越。

面临中国品牌下一阶段的集体出海,李云飞先生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比亚迪出海不仅仅代表其品牌自身,其更是代表了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的业务推进的过程中,大家应该通过自身的产品、技术、服务,改变海外对中国制造的印象,无论是哪家品牌,在海外没有个体只有整体,中国车企彼此都应有这样的责任与义务。当前海外市场新能源转型所呈现出来的慢,正是对中国品牌转型速度快的完美体现。

正因如此,海外市场的转型越慢,就暗示着中国车企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战略决策、产品迭代以及销售服务体系上。在这般“天赐良机”面前,比亚选择了以稳健的步伐向前迈进。

写在最后: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中国汽车集体走向出海的崭新历程中,如今的比亚迪可谓以学习者的姿态出发,不断汲取着海外车企的成熟经验,并完成着对全球不同细分市场差异化的领悟。毫无疑问,慕尼黑和东京只是“新中国车”迈向世界的第一步,未来中国车企们都有着一个相同的目标:“走向世界”,基于此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在一起,因为华系车是牢不可分的整体。

文章关键词
#比亚迪
赞 | 90
30秒懂车app
iOS
Android
热门推荐
本周热评
最新文章